沛沛左思,字太冲,齐国临淄(今山东淄博)人,西晋诗人。左思家世儒学,出生寒微。其父左熹,字彦雍,起于小吏,曾任武帝朝殿中侍御史、太原相、弋阳太守等。少时曾学书法鼓琴,皆不成,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,乃发愤勤学。左思貌丑口讷,不好交游,但辞藻壮丽,曾用一年时间写成《齐都赋》(全文已佚,若干佚文散见《水经注》及《太平御览》)。泰始八年(272年)前后,因其妹左棻被选入宫,举家迁居洛阳,曾任秘书郎。元康年间,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“二十四友”之游,并为贾谧讲《汉书》。元康末年,贾谧被诛,左思退居宜春里,专意典籍。后齐王召为记室督,他辞疾不就。太安二年(303年),河间王司马颙部将张方进攻洛阳,左思移居冀州,数年后病逝。有《左太冲集》。
沛沛

《咏史》

沛沛郁郁涧底松,离离山上苗。
沛沛以彼径寸茎,荫此百尺条。
沛沛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
沛沛地势使之然,由来非一朝。
沛沛金张藉旧业,七叶珥汉貂。
沛沛冯公岂不伟,白首不见招。
沛沛

沛沛这首五言诗写在门阀制度下,有才能的人,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,而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却能占据要位,造成「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」(《晋书·刘毅传》)的不平现象。

沛沛「郁郁涧底松」四句,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。以「涧底松」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,以「山上苗」比喻世家大族子弟。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,从表面看来,写的是自然景象,实际上诗人藉此隐喻人间的不平,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。形象鲜明,表现含蓄。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,在此诗之前,如刘桢的《赠从弟》;在此诗之后,如吴均的《赠王桂阳》,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,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。
沛沛「世胄蹑高位」四句,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,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。这种现象就好像「涧底松」和「山上苗」一样,是地势使他们如此,由来已久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至此,诗歌由隐至显,比较明朗。这里,以形象的语言,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。从历史上看,门阀制度在东汉末年已经有所发展,至曹魏推行「九品中正制」,对门阀统治起了巩固作用。西晋时期,由于「九品中正制」的继续实行,门阀统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,其弊病也日益明显。段灼说:「今台阁选举,涂塞耳目;九品访人,唯问中正,故据上品者,非公侯之子孙,即当涂之昆弟也,二者苟然,则蓬门荜户之俊,安得不有陆沉者哉!」(《晋书·段灼传》)当时朝廷用人,只据中正品第,结果,上品皆显贵之子弟,寒门贫士仕途堵塞。刘毅的有名的《八损疏》则严厉地谴责中正不公:「今之中正不精才实,务依党利;不均称尺,务随爱憎。所欲与者,获虚以成誉,所欲下者,吹毛以求疵,高下逐强弱,是非由爱憎。随世兴衰,不顾才实,衰则削下,兴则扶上,一人之身,旬日异状,或以货赂自通,或以计协登进,附托者必达,守道者困悴,无报于身,必见割夺;有私于己,必得其欲。是以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。暨时有之,皆曲有故,慢主罔时,实为乱源,损政之道一也。」(《晋书·刘毅传》)这些言论都反映了当时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。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,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,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。
沛沛「金张藉旧业」四句,紧承「由来非一朝」。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、更为具体。金,指金日磾家族。据《汉书·金日磾传》载,汉武帝、昭帝、宣帝、元帝、成帝、哀帝、平帝七代,金家都有内侍。张,指张汤家族。据《汉书·张汤传》载,自汉宣帝、元帝以来,张家为侍中、中常侍、诸曹散骑、列校尉者凡十馀人。「功臣之世,唯有金氏、张氏,亲近宠贵,比于外戚」。这是一方面。另一方面是冯公,即冯唐。他是汉文帝时人,很有才能,可是年老而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。这裏以对比的方法,表现「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」的具体内容。并且,紧扣《咏史》这一诗题。何焯早就点破,左思《咏史》,实际上是咏怀。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,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。
沛沛这首诗哪里只是「金张藉旧业」四句用对比手法,通首皆用对比,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。加上内容由隐至显,一层比一层具体,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皓天舒白日,灵景耀神州。
沛沛列宅紫宫里,飞宇若云浮。
沛沛峨峨高门内,蔼蔼皆王侯。
沛沛自非攀龙客,何为歘来游?
沛沛被褐出阊阖,高步追许由。
沛沛振衣千仞冈,濯足万里流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·皓天舒白日》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五言诗。

沛沛这首诗的前半首写京城洛阳皇宫中的高大建筑和高门大院内的“蔼蔼王侯”。后半首写诗人要摒弃人间的荣华富贵,走向广阔的大自然,隐居高蹈,涤除世俗的尘污。
沛沛诗歌的前半首“皓天舒白日”六句,是描绘京城洛阳的风光。诗人登高远眺,呈现在眼前的是:晴朗的天空,耀眼的阳光普照着神州大地。洛阳城皇宫中一排排高矗的建筑,飞檐如同浮云。在高门大院里,居住着许多王侯。这不是单纯的风光描写,它反映了西晋王侯的豪华生活。上一首《咏史·济济京城内》诗的前半首,表面上是写汉代京城长安的王侯,实际上表现的也是西晋王侯的豪华生活。所以,何焯认为“‘济济’首,谓王恺、羊琇之属。”王恺、羊琇都是西晋王朝的外戚,他们生前都过着奢侈的生活。当然,这两首诗的内容不同,《咏史·济济京城内》侧重写王侯的来来往往、寻欢作乐的情景,这一首却是描写王侯的高大住宅。应该指出,这都不是一般的风光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,也不只是表现当时王侯贵族的豪华生活,而是当时门阀统治的象征。正是这些王公贵族掌握了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大权,形成了门阀统治,主宰了像左思这些士人穷通的命运。“列宅”二句以鸟瞰笔法写王侯所居,不仅场面宏大,更显得诗人的自居之高。此中含蕴的感情与诗歌结尾相互贯通,表现了诗人追求隐居高蹈,和那些攀龙附凤者不同的志趣。
沛沛同时,从这些关于洛阳的描写,读者还可以从侧面看出,左思《咏史八首》当写于洛阳。据《晋书·左芬传》记载,左思的妹妹左芬于公元272年(泰始八年)“拜修仪”,而左思是“会妹芬入宫,移家京师”(《晋书·左思传》)的。结合《咏史》其一来看,可以断言,这组诗是公元272年(泰始八年)以后,公元279年(咸宁五年)之前写于京城洛阳的。
沛沛在门阀社会中,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(《晋书·刘毅传》)。像左思这样出身寒微的士人,往往壮志难酬,备受压抑。正是仕途的迍邅,使他渐渐醒悟:“自非攀龙客,何为歘来游?”意思是:自己不是攀龙附凤之人,为什么要到洛阳这种地方来呢?其实,左思曾是“攀龙客”,他希望能跟随王侯将相,追求功名利禄,只有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,才感到无限的悔恨。于是,他下定决心,与门阀社会作最后的决裂:“被褐出阊阖,高步追许由。”他决心穿着粗布衣服,追随高士许由过隐居高蹈的生活。许由是传说中的隐士。据《高士传》记载,唐尧要将天下让给他,他拒不接受,逃到颍水之滨,箕山之下隐居。左思要像许由那样隐居高蹈,虽然只是一时的排忧解闷之辞,但也是对门阀统治的强烈反抗。“振衣千仞冈,濯足万里流。”写的是左思所想象的隐居生活。在高山上抖衣,在长河中洗脚,表示他要涤除世俗的尘污。写得豪迈高亢,雄健劲挺。所以沈德潜评曰:“俯视千古。”(《古诗源》卷七)
沛沛这是左思《咏史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,它不仅表现了诗人愤懑的感情,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,是西晋五言诗的扛鼎之作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荆轲饮燕市,酒酣气益震。
沛沛哀歌和渐离,谓若傍无人。
沛沛虽无壮士节,与世亦殊伦。
沛沛高眄邈四海,豪右何足陈!
沛沛贵者虽自贵,视之若埃尘。
沛沛贱者虽自贱,重之若千钧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·荆轲饮燕市》是西晋时期左思创作的五言律诗。

沛沛这首诗赞颂荆轲睥睨四海,蔑视豪门势族的英雄气概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荆轲,战国时齐国人。喜欢读书击剑,他游于燕国,与燕国的狗屠和善击筑的高渐离友善。“荆轲嗜酒,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,酒酣以往,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后为燕太子丹刺秦王,临别前,作《渡易水歌》曰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最后,失败被杀。荆轲刺秦王是为了除暴安民,但是刺客的行为是并不足取的,只是他的事迹确有感人之处。左思赞颂荆轲,固然是佩服荆轲的为人,而更主要的是借以咏怀,表示对豪门势族的藐视。
沛沛开头四句,概括了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的一些内容。这是说,荆轲在燕国的都市里饮酒,酒兴正浓,气概则更为不凡。高渐离击筑,荆轲高歌相和,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,好像身边没有别的人似的。这里写的只是荆轲生活的一个片断。但是已足以表现他的思想性格和为人,已使人感到不同凡响。“虽无壮士节,与世亦殊伦。”是对荆轲的评价。前句是贬,后句是褒。一贬一褒,贬中有褒。褒是主要的,而贬只是指出其不足。这个不足是与壮士鲁仲连比较而言。鲁仲连退秦兵成功了,荆轲刺秦王却失败了,所以说“无壮士节”。但是,在句首冠以连词“虽”字,是表示退一步说,其正面意思在“与世亦殊伦”。因此可见左思对荆轲的为人还是肯定的。这个意思在下面句子中就更明显了。“高眄邈四海,豪右何足陈?”是写荆轲的英雄气概。他高视不凡,四海尚且以为小,那豪门势族岂值得一提。左思满怀壮志,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能,为国家出力。但是,在门阀统治的压抑下,英雄无用武之地,仕途蹭蹬,壮志难酬,他对自己的不公平遭遇充满了愤懑不平的感情。所以,假借荆轲,表现了他对豪门势族的蔑视。应该指出,作为贾谧“二十四友”之一的左思,曾因贾谧的推举而任秘书郎。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,不可能完全是这样的。但是,这是他激于义愤而发出的声音,是他的一种心声。
沛沛“贵者虽自贵”四句,是诗人直接陈述自己对“贵者”和“贱者”的看法。他一反世俗之见,将“贵者”视若尘埃,“贱者”看得重若干钧,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愤激的感情。左思的贵贱观确实和世俗不同,如在组诗第四首《咏史·济济京城内》中赞美扬雄,说扬雄“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区”,以反衬豪门势族的生命短暂,如过眼烟云,迅速从世界上消失。其意思和这里是一致的,字里行间,都洋溢着诗人的英风豪气。
沛沛战国以后,荆轲的事迹,长期流传。三国阮瑀《咏史》第二首、东晋陶渊明《咏荆轲》、唐代骆宾王《易水送别》等都是歌咏荆轲之作。陶诗云:“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余情。”大体上表达了这类诗歌的共同感情,左思的这首诗也不例外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
沛沛着论准过秦,作赋拟子虚。
沛沛边城苦鸣镝,羽檄飞京都。
沛沛虽非甲胄士,畴昔览穰苴。
沛沛长啸激清风,志若无东吴。
沛沛铅刀贵一割,梦想骋良图。
沛沛左眄澄江湘,右盻定羌胡。
沛沛功成不受爵,长揖归田庐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》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。名为咏史,实为咏怀,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。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,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,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。

沛沛左思借咏史以言志的是:“左眄澄江湘,右盼定羌胡。功成不受爵,长揖归田庐。”左思的动机,是否诚如他所说的那样纯洁、信美,是需要做出具体分析的。然而统一中国,安定局势,是当时提出的历史任务。汉末豪强与军阀割据混战,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,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之后,三国鼎立的局面,尽管消灭了许多小的割据者,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形势,但距离全国统一时日尚远。三国后期,崛起于魏的司马氏集团,成了全国统一趋势的新势力的代表。公元二六五年,晋政权正式成立后,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,同时司马氏集团也急切于在全国的统一中来巩固自己的统治。夺取东吴,荡平边境内的骚乱势力,成了上下一致的呼声。生活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左思,为形势所推动,有志于全国的统一,并借以造就自己事业的思想,大概不是一天产生的。只是到了洛阳,对天下形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,在心底酝酿了很久的思想才成熟了,爆发了,寄托在自己的诗篇中。过去的一些论者谈及左思的思想时,指出左思有很强的“功业心”,这无疑是正确的。然而还必须把左思的这种“功业心”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,确定哪些是时代所赋予的内容,哪些是阶级的立场所决定的内容,这样才能更明晰、更准确地评价左思的思想。
沛沛有着致力于全国统一抱负的左思,并非徒作大言,纸上谈兵,而是做了许多切实的准备的。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他所说的:“畴昔览穰苴”,即读军书兵法。在封建社会中,习文秉武,虽然并非什么罕事,然而在士族社会制度中,却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。魏晋期间,士族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。士族以“积世业儒”为贵,左思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下层士族之家,不能不受到这种腐朽观念的影响。但他能够打破世系门第观念的束缚,立志到疆场上去,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中觅取个人的功名,这是可贵的。而且,随之左思居住洛阳,见闻到“边城苦鸣镝,羽檄飞京都”的情况,更是急不可捺,跃跃欲试。尽管左思自知自己的军事才能象铅刀一样的钝,然而能为祖国的统一事业,即使有一割之用,也是能慰自己平生志向的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吾希段干木,偃息藩魏君。
沛沛吾慕鲁仲连,谈笑却秦军。
沛沛当世贵不羁,遭难能解纷。
沛沛功成耻受赏,高节卓不群。
沛沛临组不肯绁,对珪宁肯分。
沛沛连玺曜前庭,比之犹浮云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》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。名为咏史,实为咏怀,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。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,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,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济济京城内,赫赫王侯居。
沛沛冠盖荫四术,朱轮竟长衢。
沛沛朝集金张馆,暮宿许史庐。
沛沛南邻击钟磬,北里吹笙竽。
沛沛寂寂杨子宅,门无卿相舆。
沛沛寥寥空宇中,所讲在玄虚。
沛沛言论准宣尼,辞赋拟相如。
沛沛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区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》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。名为咏史,实为咏怀,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。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,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,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主父宦不达,骨肉还相薄。
沛沛买臣困樵采,伉俪不安宅。
沛沛陈平无产业,归来翳负郭。
沛沛长卿还成都,壁立何寥廓。
沛沛四贤岂不伟,遗烈光篇籍。
沛沛当其未遇时,忧在填沟壑。
沛沛英雄有迍邅,由来自古昔。
沛沛何世无奇才,遗之在草泽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》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。名为咏史,实为咏怀,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。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,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,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。

《咏史》

沛沛习习笼中鸟,举翮触四隅。
沛沛落落穷巷士,抱影守空庐。
沛沛出门无通路,枳棘塞中涂。
沛沛计策弃不收,块若枯池鱼。
沛沛外望无寸禄,内顾无斗储。
沛沛亲戚还相蔑,朋友日夜疏。
沛沛苏秦北游说,李斯西上书。
沛沛俯仰生荣华,咄嗟复雕枯。
沛沛饮河期满腹,贵足不愿余。
沛沛巢林栖一枝,可为达士模。
沛沛

沛沛《咏史》是晋代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。名为咏史,实为咏怀,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。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,熔铸着左思的平生理想,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历代诗评家对这组诗评价很高。

《杂诗》

沛沛秋风何冽冽,白露为朝霜。
沛沛柔条旦夕劲,绿叶日夜黄。
沛沛明月出云崖,皦皦流素光。
沛沛披轩临前庭,嗷嗷晨雁翔。
沛沛高志局四海,块然守空堂。
沛沛壮齿不恒居,岁暮常慨慷。
沛沛

Copyright © 沛沛网
粤ICP备2021014029号-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8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