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列表>>《清先正事略选·先生名鼐,字姬传》

《清先正事略选·先生名鼐,字姬传》

原文

沛沛先生名鼐,字姬传,一字梦谷,世为桐城姚氏,端恪公文然元孙也。少家贫,体羸多病而嗜学。世父①范学者称姜坞先生,与同里方苧川、叶花南、刘海峰②善。诸子中独爱先生,令受业苧川,尤喜亲海峰。姜坞尝问其志,曰:“义理、考证、文章,缺一不可”。遂以经学授先生,而别受古文法于海峰。
沛沛乾隆二十八年进士,选庶吉士,改礼部主事。三十三年,充山东副考官,擢员外郎。逾年,充湖南副考官。明年,分校会试,改擢刑部郎中。四库馆开,刘文正公、朱竹君学士咸荐先生,遂为纂修官。时非翰林与纂修者八人,先生及程鱼门、任幼植为尤著。三十九年书成当议迁官文正以御史荐记名矣会文正薨先生乃乞养归。
沛沛归里后,主梅花、钟山、紫阳、敬敷诸讲席,凡四十年。所至,士以得及门为幸。与人言,终日不忤,而不可以鄙私干;有来问,必竭意告之;汲引才俊如不及。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,见之皆亲服。纪文达撰《四库书目录》,颇诋宋儒,先生直斥其妄。先生貌清臞,神采秀越,澹荣利,有超世之志。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,有儒者气象,而文名尤重天下。和硕礼恭亲王薨,遗教必得姚某为家传。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称海内,上接震川,推文家正轨,刘海峰继之。论者谓:“望溪之文质恒以理胜,海峰以文胜,学或不及,先生则理与文兼至。”三君皆籍桐城,故世或称“桐城派”。
沛沛嘉庆十五年,先生与阳湖赵公翼重赴鹿鸣筵③宴,诏加四品衔。二十年九月,卒于钟山,年八十有五。著《九经说》十九卷、《老子章义》一卷、《庄子章义》十卷、《惜抱轩文集》十六卷、《古文辞类纂》四十八卷、《今体诗钞》十六卷诸书。先生主试及分校得士皆称盛,钱御史澧、孔检讨广森其最也。
沛沛(节选自《清先正事略选》卷一,有删节)
沛沛【注】①世父:伯父。②刘海峰:即刘大櫆(kuí),字才甫,号海峰。③鹿鸣筵:乡试放榜次日,官方备筵宴请新科举人和考官等。


译文

沛沛先生名鼐,字姬传,一字梦谷,祖上为桐城的姚氏一族,是端恪公姚文然的玄孙。姚鼐幼时家中贫困,身体瘦弱多病但爱好读书。姚鼐的伯父姚范,学者称其为“姜坞先生”,他和同乡的方苧川、叶花南、刘海峰友善。在众多子侄中,他伯父只喜欢姚鼐,就让他跟方苧川学习,姚鼐尤其喜欢亲近刘海峰。姜坞先生曾经问他的志向,回答说:“义理、考证、文章,三者缺一不可。”于是就传授他经学,又另外让他向刘海峰学习古文之法。
沛沛乾隆二十八年,他考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后改任礼部主事。乾隆三十三年,担任山东副考官,后提升为员外郎。一年多以后,担任湖南副考官。第二年,在会试中任分校,改升刑部郎中。四库馆开设后,刘文正公、朱竹君学士都推荐先生参与编撰,他于是被破格担任纂修官。当时有八位不是翰林身份而参与纂修的人,姚先生和程鱼门、任幼植尤其著名(突出)。乾隆三十九年,书籍编成,应当评议纂修官员的升职问题。刘文正以御史身份推荐了他,已经记下了名字。适逢文正去世,姚先生就请求回乡奉养老人。
沛沛回归故里后,他先后主持了梅花书院、钟山书院、紫阳书院、敬敷书院的讲席,前后有四十年。先生所到之处,士子们把能到先生门前拜问过他作为荣幸。他与人谈论,终日不烦,但不可以用浅陋庸俗的问题冒犯他。有人前来求问,他一定竭尽诚意告诉那人;提携才俊如恐不够。虽然学术上与先生见解不一致的人,见到先生后都觉得他亲近和蔼,令人信服。纪晓岚撰写《四库书目录》时,多有诋毁宋儒之言,先生直接斥责其妄自尊大。姚鼐先生形貌清瘦,精采清秀超越,淡泊荣誉和利益,有超凡脱俗的志向。王兰泉称赞他和气友善、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,有儒者的气度,其文章的名气尤其被天下人看重。和硕礼恭亲王逝世,临终教诲家人说一定要请姚先生来作家传。自从望溪先生方苞凭借文章称誉天下,接着是归有光,推崇作文章的正道,刘海峰又接续其后。评论者说:“望溪先生的文质常以理性取胜,刘海峰以文采取胜,学识上或许赶不上(望溪先生),姚鼐先生则是学识与文采兼具。”三人祖籍都是桐城,所以世人称他们“桐城派”。
沛沛嘉庆十五年,姚鼐先生和阳湖赵翼重赴鹿鸣筵宴,皇上下诏加赏他四品官衔。嘉庆二十年九月,在钟山书院去世,享年八十五岁。先生著有《九经说》十九卷、《老子章义》一卷、《庄子章义》十卷、《惜抱轩文集》十六卷、《古文辞类纂》四十八卷、《今体诗钞》十六卷等书籍。先生担任主考官和校阅试卷的房官选中的士人,都负有盛名,御史钱澧、检讨孔广森是其中最有名的。



下载手机版